连读网【liandu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召唤猛将:我要当皇帝》最新章节。

乌巴吉是白羌族一个部落的首领,因为白羌族整体依附于了匈奴汗国,所以乌巴吉还被授予了匈奴汗国的百户之职。

虽然乌巴吉只是百户,但乌巴吉的部落却可以聚集起五百多名白羌精骑。

就连乌巴吉的上官,那位匈奴千户,对乌巴吉也颇为倚重,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给乌巴吉面子。

比如乌巴吉这次率领部落的三百白羌精骑进入梁国劫掠,匈奴千户就大方的表示,乌巴吉抢到的粮食、财物和奴隶,全都可以自己留着,无需上缴分毫。

乌巴吉部落的牧场由于靠近梁国,今年也受到了旱灾的波及,牧草大片枯萎,让乌巴吉不得不下令宰杀掉了一大批牛羊,好把剩下的牧草,留给其他的牛羊和马匹。

如果乌巴吉这次不能在梁国抢到足够多的粮食,那么今年冬天,乌巴吉的部落弄不好会有很多族人饿死。

然而当乌巴吉率领部落的三百精骑,进入梁国的邳州之后,却发现邳州边境一带的旱灾更加严重,一个又一个的村镇,变的荒无人烟。

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有活人的镇子,乌巴吉却发现已经被其他的部落捷足先登了。

那些梁国人修建的城池和屯堡里面,倒是有大量的粮食和人口,可问题是乌巴吉根本打不下来。

两天前,实在找不到劫掠目标的乌巴吉,试图攻下一座比较小的屯堡,结果连屯堡的土墙都没有登上去,乌巴吉这边就损失了六十多名白羌精骑。

心都在滴血的乌巴吉,立即下令停止对屯堡的进攻,带着剩余的白羌精骑,继续向邳州的腹地挺进,寻找可以劫掠的目标。

今天,乌巴吉终于遇到了一伙七、八百人的梁国流寇,且还携带有不少粮草,乌巴吉当机立断,率领麾下的白羌精骑冲了上去。

果然如乌巴吉预料的那样,七、八百人的梁国流寇,根本不堪一击。

只是其中有三名身材高大魁梧,手持长柄斩马刀的流寇,武艺非常厉害,如砍柴切菜般就斩杀十几名白羌精骑,而且都是人马俱亡。

大怒的乌巴吉,正准备带领自己身边的十名亲卫,向那三名流寇冲过去,却发现远处出现了一小股梁国的重骑兵。

对于梁国这种连战马都披上盔甲的重骑兵,乌巴吉还是颇为忌惮的。

不过看到对方只有二十余骑,乌巴吉把手中的长枪向前一指,便带着重新聚集起来的近百名白羌精骑迎了上去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枭臣

枭臣

更俗
现代人谭纵含冤而死,英魂不散,意外回到一个陌生的历史时空中去,成为东阳府林家刚考中举人、性格懦弱、有些给人看不起的旁支子弟林缚。还没来得及去实现整日无事生...
历史连载833万字
回到明朝当王爷

回到明朝当王爷

月关
【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精品】阴差阳错间,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。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,既有京师八虎的邪恶,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,还有大儒王阳明的心学,再加上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。浑浑噩噩中踏进这个世界的主角,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,周旋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。东厂、西厂、内厂、外廷之间的纷争;代天巡狩清除贪官的故事;剿倭寇、驱鞑靼、灭都掌蛮、大战佛郎机;开海禁、移
历史连载677万字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
假太监,我替皇帝管理后宫

假太监,我替皇帝管理后宫

发财九
林一秋穿越大乾王朝,因为俊美非凡,被绝美贵妃相中,安排进宫,当了假太监。三年又三年,林一秋赫然发现,不但这后宫,已是他的后宫,就连皇帝的三个女儿,也被一并征服。一不小心,还养成了一个女帝。
历史连载167万字
大明王朝1566

大明王朝1566

刘和平
嘉靖三十九年,贪墨横行,民不聊生。奸臣严嵩党羽密布,权倾朝野。清官海瑞不惧强权,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制度发起挑战。当时国家经济发达,市井文化也算繁荣,但社会各阶层矛盾突出,国家大面积实施的土地兼并使千百…
历史连载52万字
快穿之小黑屋警告

快穿之小黑屋警告

Eiaa
##傲娇贵气小公子X腹黑冷漠精分####小黑屋限时预定##为了回到现实,林眠不得不穿梭于各个任务世界里当炮灰。但打第一个任务世界开始,剧情线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复返。最后的最后,他绝望的抬头望天。对面解扣子的男人却慢条斯理道:“再跑,腿给你打断。”【排雷】1、受娇气包,会掉眼泪那种娇气2、攻切片精分,性格不一3、部分世界都会有小黑屋情节###
历史全本18万字